搜学在线有限公司EPILWJ
  • 终于知道学书法要避免走弯路

    为使书法爱好学书少走弯路,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临帖要把好三关

      首先把好选帖关。我的体会是,选帖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定,喜欢哪种书法就直接选那种书帖,也不见得非从楷书入手。面对古今各种字帖,选哪种帖呢?*从有了客观定论的*名帖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帖。这并非厚古薄今,今人的书法都是从古人学来的。

      其次把好读帖关。读帖不同读书,就是不仅要知道文字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看懂每个字的点画形成过程、点画位置的安排,把书家的用笔、结字、章法布局的特点铭记在心,把书家的全部书写过程在心里形成一种模仿状态。就是说,只有字入眼,记于心,方能出手,显于纸。如果眼看不准,心里记不住,手是难于表现出来的。一些老同志临帖看一笔写一笔,这个问题的要害是帖没读熟。历史上有欧阳询三读索靖碑的故事,值得借鉴。索靖是西晋书法家,以章草见长。欧阳询看索靖碑,初看一般,再看好,索性搬来铺盖看了三天三夜,这就是读帖。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读帖要百读不厌。

      再是把好临帖关。

      已形成一定的书写习惯,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学书法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如果临帖不准又多写,就会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启功先生曾言:“有人误解了功夫二字,以为时间久、数量多即叫功夫。事实上功夫是准确的积累,熟练了下笔即能准确,便是功夫的成效”,这话很有道理。

      二、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首先是用笔。用笔包括:姿势、执笔、入笔、行笔、收笔、悬肘等基本技法,早学会早成功,晚学会晚成功,学不会不成功。我过去练书法一直坐着,悬不起肘来,后来注意到悬肘与书法神韵的密切关系,才开始由坐式为立式,并注重用笔基本功的训练,经过长期努力仍时感功力不足。

      其次是用墨。在实践中要逐步弄清笔、纸、墨之间的关系,笔的软硬度,纸的吸墨性能,墨的浓与淡,互相影响。老年人学书法为了点画的完美,醮墨很勤,应去掉这个不良习惯。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整幅作品的神采,而用墨是追求神采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

      三是注重学习。

      没有正确的书法理论指导,何来正确的实践?学习书法理论万万不可忽视。我们最容易与书友在一起互相切磋,是好事。但长时间的低水平交流,效果就会越来越低。*的办法是多看书,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特别是加强*书法史、书法美学及相关书论的学习,读书解惑能少走弯路。

      三、要牢记循序渐进的规律

      书法艺术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要急于求成。书法队伍中造诣深的少,多数人爱好书法,离退休后开始起步。临帖、出帖、换帖到创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是有规可循的,书法创作能力的提高是长期临习的积累。有的人不知此理,急于求成,就容易走偏了道,常见的是“跟风”,听说谁的字好就学谁,放弃了原定帖的临习;也有人从新出版的书集上临取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些人为了满足虚荣,花钱买 “教授”、“院长”、“理事”等头衔,这些与自己书写水平的提高是有害而无益的。

      四、要提高书法的欣赏能力

      我们不仅要会写,还要会看,因为一个人的欣赏能力也会影响到创作能力的提高。书法的欣赏可分为两个层次: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属于表层范畴;而书法作品的风格、趣味、韵味等属于深层次的问题。书法表层的东西易评判,而深层次的东西就很难断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当我们欣赏书法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多想,不要急于下结论,一个书家有了基本功之后,其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你可以不欣赏他,但不要轻易地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