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1~2年级)
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
素养表现:能在家庭烹饪劳动中进行简单的食材粗加工,掌握日常简单烹饪工具、器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有安全劳动意识,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自理意识。初步具有科学处理果蔬、制作饮品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建议:通过家校结合的方式开展本任务群活动。可以在教室开展削水果皮、泡茶等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做水果茶,品尝水果、饮品的美味,感受劳动的甜美;在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了解水果、饮品的营养价值,总结器皿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食堂资源,组织开展剥毛豆、择韭菜等活动。引导家长督促、鼓励学生在家练习烹饪技能,有始有终地开展家务劳动。
第二学段(3~4年级)
任务群 3: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加工过程中注意*、安全。
素养表现:能用简单的凉拌、蒸、煮等烹饪方法,满足自己基本的饮食需求。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具有初步的食品安全意识。能正确认识烹饪劳动的价值,形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活动建议:以"我会做早餐""厨房新人秀"等活动开启本任务群的学习。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分享经验,总结不同烹饪方法的制作要求、注意事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实践,互相观摩学习,逐步掌握简单的日常烹饪技术。
第三学段(5~6年级)
任务群 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 2~3 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素养表现:能进行家庭餐食的设计和营养搭配,并掌握简单的烹饪方法。初步养成营养搭配和健康饮食的习惯,具有食品安全意识。树立乐于为家人服务的劳动观念,初步形成家庭责任感。
活动建议:通过现场观察、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炒、煎、炖三种烹饪方法的特点,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交流不同烹饪方法的要点、难点,以及烹饪与营养的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让学生实践体验,没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操作。
第四学段(7~9年级)
任务群 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 3~4 道菜。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普通劳动者。
素养表现:能根据家庭成员实际需求设计食谱、合理搭配饮食,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日常烹饪技能,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基本能力。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活动建议:结合家政领域的职业体验开展本任务群的学习与实践。选择餐饮文化案例进行分析和交流,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和特点。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个人和家庭的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特点。结合调研结果,根据家庭成员需要,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并独立完成 3~4 道菜的制作。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请家庭成员给予评价,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在全班交流分享。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单项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渗透对饮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小伙伴们,学营养,从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