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生的事情来获得,那么怎么调节心理素质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怎么调节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5)多读*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8)学生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师长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财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怎么样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是学生成长发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怕回答问题、怕表演、怕展示自我、怕考试等等,老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将来会成为—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一事无成的人。老师可以针对形成孩子恐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教育。 例如:怕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可以多叫他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他觉得习以为常了,也就不会再有害怕心里。怕表演、怕展示自我的同学,老师可以告诉他,其他同学的表现和他差不多,只是表现的次数多了,动作熟练些,感觉就比他*一点,如果他努力,同样会表现得很*,这是给他自信心。考试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是检测我们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如同平时做作业,不要担心什么,考得好坏都没关系,只要你曾经努力过,老师和爸爸妈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也会理解你的。 2、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喜欢做的事,往往抱有浓厚的情趣和自我陶醉、欣赏,当他自己干成一件事时,在我们老师和大人的眼里可能是不值得一提,但在学生眼里,也许会欢喜若狂、手舞足蹈;也许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也许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大人的夸赞和鼓励。如果我们老师和大人对他们的付出,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甚至还无端地让他们遭到训斥与冷落,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他们自尊心,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失去感受的能力和表达的欲望,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缩手缩脚,失去信心,甚至对性格发展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变得孤僻、忧郁、呆板和多疑。 作为老师,应该很乐意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写好一个字,画好一幅面,或随手检起一张废纸等事情,老师都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这样,他们的信心足了,心情好了,就会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学生对某件事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兴趣会使他去探求、发现,深入钻研,当老师看到学生的这些优势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正确纠正学生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由于自己和别人比较,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比较严重时,会形成一种极想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的憎恨感情。嫉妒心理的消极作用很大,它能使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自私而缺乏关心别人的情感。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团结、还会孤立自己,更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4、从小培养学生的“肚量”。 老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气量小的毛病。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老师要耐心地给他们讲清对错标准,以便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明白哪是对,哪是错,分清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并能自我解脱出来。另外,学生往往看见自己的优点多,看见别人的缺点多,甚至用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去比。因此,老师还要通过具体事例来教育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了。事实证明,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点小事就钻进了“牛角尖”,给别人带来的是不痛快。 5、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学生,他们总是向别人谈自己“怎么不行”,这将使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会严重压抑人的进取心和创造性。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受到父母和教师的谴责,同学的“白眼”,使他们对遇到的每一件事情的*反应总是觉得自己“不敢”或“不是”,因此变得非常胆小,这也是造成学生自卑感和缺乏自信心的原因。要培养学生的自信,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放”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想、去说、去做,让他们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甚至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逐步使他们形成“我行”、“我能做到”的心理意识。 另一条是,对胆小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少批评、指责。*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不鼓励学生们做杂技式的冒险、不喜欢他们轻率、鲁莽,但要求他们大胆。大胆本身就表现一种自信。她在 1911年去瑞典接受诺贝尔化学奖时,便把自己的长女伊雷娜带去参加了这次严肃的集会,使女儿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意识。二十四年后,伊雷娜终于也在这里接受了这种奖项,不难看出,母亲给予的信心和智慧是女儿获得这巨大成功的基础。 心理素质差怎样调节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管多么不堪的人,也是有自己的优点存在的,更何况我们,不要看轻自己,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做适合自己的事。 更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尽量弥补,如果实在是短板,就学会取长补短,做个乐观向上的人。 培养自己自信的能力。 一个人的自信,能够让别人与众人之中,一眼便能关注到你。自信、微笑是我们要保持的良好的品格。不要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身材不好,要对自己有信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不要整天活在自卑里,这样于事无补,也会给人一种消极的印象。 提高专业技能,有一技之长。 我们要有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且要不断学习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作为一个青年,更有有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要20多岁的大好时光,却过着80岁老年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 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更要做好自己的功课,向着更好的学府迈进,不要强调读书无用,只因你没有迈进更好的学府。 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自己的情绪,自己要学会控制,不要跟别人发脾气,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别人。当自己愤怒的时候,学会自己化解,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愤怒只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不满,推己及人,要学会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要引导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跟别人相处,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培养读书的爱好,多读书,增长知识。 多读书的人,内心*是非常丰富的,哪怕自己的生活过的并不富裕,自己也会活的很开心,很有意义,不会觉得是虚度了大好的时光。多读书,更明白更多的道理,明白事物自由他的发展规律,积极争取我们想要得到的,得不到的也不用刻意勉强,内心*会逐渐强大起来。 善于跟别人交际,对人热情。 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养成不合群的个性,多和别人沟通,多去参加一些室外的集体活动。主动跟别人交流,试着主动跟陌生人去沟通。对待别人一定要热情,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能忽视。 应该培养孩子从小主动跟别人交流,要有礼貌,多用礼貌用语,家长起好带头作用。 学生心理素质不好怎么调节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实践也证明,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心理系孟邵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每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我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具体分为三步。*步,正视现实。要求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时刻刻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学生认识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势、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方面)。 如:悲伤时痛哭流泪,痛恨时咬牙切齿,恐惧时手足无措。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第二步,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类似的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缠绕的体验和危害性。第三步,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如化悲痛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等)便情绪得以缓解。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承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在我班上设立心理信箱,在每个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然后把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了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如十六岁的花季、伟人年轻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我主题班会,爱我*、爱我鄂高、爱我班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同时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对女生,注重引导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 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我班有个学生,家庭条件优裕,从小娇生惯养,各方各能力不及一般同学。后来他父亲不幸因病去逝,他承受不住这个沉重打击,日益消极悲观,不再愿意与同学交往,成绩一落千丈。我针对这相现象,在班上开展了爱心教育系列活动,让他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我多次找他谈心,帮他排除心中的烦闷,还让他担任班干部,从各方面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使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从父亲去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在班级挫折教育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三、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请商,还要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鉴此,我通过目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环境压力,以微笑对等生活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