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咨询上海考研放水吗为考研做准备,我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2012年考研经济类*线会是多少呢?请专业人士进!万分感谢!,上海*考研报考热度超高,信了考研机构就naive了,北京 上海 浙江 哪里考研英语判卷最严啊,热能与动力工程考研选择学校问题,考研真的存在水区旱区吗?,请问传说中的几个改卷的放水大省是哪几个呢??
年考研经济类*线会是多少呢?请专业人士进!万分感谢!从已出的北大、*、北师大、上海交大等34所自主划线的复试分数线,再考虑到合区的原因,我估计新一区是345,单科54,54,81,81.现在泄题事件弄到了两会,事态扩大,*的结果可能是单科降,总分升。说实话,今年的题目总体来说比去年稍难,但英语*普遍放水,由于1:的原因,专业课单科线也不会低,你专业课80有些低,过新一区线的可能性很悬啊。不过,过二区线问题不大,现在好好准备复试是最主要的,就是调剂也得好好准备不是。PS:我英语55,也是擦线党,现在也很郁闷!祝你好运,顺利进入复试,加油
2.上海*考研报考热度超高,信了考研机构就naive了前两天刷到一篇关于上海*金融考研的公众号文章,发起了一个报考热度统计,虽然只是金融专硕一个专业,但从投票结果以及公众号上的报考分析可以发现,今年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确实不如往年,随后去看了一下2023年上海*某些专业的报录比,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报考人数下降的厉害!!!上海*金融报考热度统计链接比如上海*金融专业:简直就是断崖式的下降!!!报考人数下降%!!!自从2023年上海*考研上了热搜,各方机构都是唱空上海*。如何评价2023年上海*考研成绩上热搜?好奇心的驱使下,仔细去了解了一下2023年上海*考研报考人数,不难发现很多专业其实报考人数下降的厉害!比如上海*的MPAcc专业,各路机构都喜欢把上海*MPAcc专业描述成最热门的学校,奉劝大家要谨慎报考。实际上呢,这个专业上海*有两个*同时招生,以2023年招生为例,共招生168人,报考1322人,报录比:1。但是反观2023年,报考1652人,招生144人,报录比::1,报录比下降%!(当然2023年有适当扩招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也有会计学硕,2023年报考人数540人,2023年报考人数183人,直接下降%,我一度怀疑数据的准确性!总体报考人数上看(据官方统计),2023年报考人数为24995人,2023年新增若干专业(医*),报考人数为2023年4人,在扩招的前提下,报考人数下降%!由于2023年考研已经结束了报名,所以大家可以拭目以待2023年的报考情况了。总结:在考研人数每年递增以及上海*本身上升趋势背景下,上海*考研报考人数依旧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上海*考研上了一次热搜后,各路考研机构以及大V“名师”,无视客观规律进行“科普”,尤其是考研圈存在着相互抄袭的风气,导致考生在择校阶段,容易被误导。其次,互联网上信息太多又太杂,很多一两年前的信息由于热度较高,仍旧容易被搜索到甚至不停地被推送展现,本质上这类信息已经失去了时效性。但大多数学弟学妹仍旧会不做分析,惯性思考。上海*的部分专业,专业课阅卷喜欢“放水”,抬高分数,从而导致复试分数线虚高,从而面对高高的复试分数线,直接会劝退不少犹豫选手。然而就跟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样,考研报考人数也只是个动态结果。差别在于有些考生在择校以及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善于搜索分辨整合有效信息从而做出更优的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官网数据的查询,直系学长学姐的咨询,专业辅导机构的分析文章等)。但言而总之,考研这场淘汰赛,坚持就是胜利!
3.北京 上海 浙江 哪里考研英语判卷最严啊北京最严,其次上海(这两地差距不是很大),再其次是浙江,我就是今年刚考完的......
4.热能与动力工程考研选择学校问题强烈推荐**(保定)的热能动力工程! 一、好考。这几年只要考320多分就能上!专业课考的是传热学,只要花半个月,把书看一遍,再把学校的历年真题做一遍,至少能考个130+!(这样其他三科就不用太高的分了)而且,学校在河北省,该省向来就是个放水大省,改卷超松的!北京考个300分,到了河北就能得330! 二、专业实力强。有院士。是*重点学科。09年*专业排名是*第五(前四分别为上交,*,华科,西交) 三、学校就业好。华电本科生就业基本年薪就能达到十多万,更别说研究生了。 四、*的缺点就是地理位置不太好,在保定,不是省会城市。这就使得很多想考北京上海的人不往这考(这就说明了为何实力相当,华电北京校区的分会那么高)。但保定这地方至少也比三类偏远地区会好很多吧。 我就是考的这学校,只复习3个月,今年考了350,这分铁定能上了!我班级还有考西交、哈工大、重大、天大的,但都没考好。可能是这些学校竞争激烈吧。 这些是我的亲身经历,请相信我这学校真的超好考!性价比很高的! 至于其他的学校,*会相对更好考一点,但实力那就差多了,将来就业主要就只是面向*。今年都没招够,还有调剂名额呢。个人认为性价比第二。 至于别的更次的学校,感觉就算考上研究生,毕业后也不会有太好的工作待遇,还不如*毕业工作两三年工资涨得高,这样还能学到工作经验呢。你说是吧。
5.考研真的存在水区旱区吗?水旱区是什么意思?所谓旱,指的是阅卷打分比较严格,水的意思是放水,也就是阅卷给分比较松。谁不想考高分,谁不想大放水?所以,很多同学很早就在打听自己报考院校所在地区到底是水还是旱?一时间网上各种水旱传闻不绝于耳。同一个地区,有的说水有的说旱。很多考生看了这些消息惶惶不可终日,一直在担忧纠结。网传的版本是极旱区:北京、浙江、四川大旱区:天津、福建、江苏旱区:上海适中区:湖北、广东小水区:山东、安徽、甘肃、湖南大水区:陕西、河南、辽宁、吉林、江西、广西、内蒙、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重庆洪水区:云南、贵州、黑龙江、青海、海南神秘区:西藏那么问题来了:你在上述哪个区?原因:一般意义上,和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关,举例,假如某西部地区省份阅卷太严格,很多考生水平一般,难免出现大批低分,不仅形式上不美观,实质上很多人过不了*线,本来就有很多学校招不满,这么一来岂不雪上加霜?!现状:旱区依然高分很多,水区依然低分不少,为的是,将分数调控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影响:对已经确定院校的考生来说没实质影响,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和你一样同一个区阅卷。至于对调剂的影响是有的但不是*的。划分水区和旱区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们在估分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水区和旱区的情况。批卷的地点不同,老师判卷的严松程度也不同,所以同一份带主观题的答题卡,放在不同地区批改,*的分可能不一样。比如说同一张政治卷,在北京被判49,在别的地方就有可能55,甚至60。再举个例子,数学中的闭区间你写成了开区间,可能在有些省市是有分,不过在有些省市这个步骤分可能就没了。对于答题不规范、写字比较难看的同学来说在改卷严格尺度不同的省市差距会比较大;当然对于分数特别的低的和特别高的同学分数波动不是很明显。所以在旱区的考生应该要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些,平时多注意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刚才说在同一个省市,统考科目都是统一阅卷,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很多同学可能对这句话还是有疑问,不了解阅卷是如何保证同样的尺度的。下面考研就以政治为例,为大家解下疑惑。首先,阅卷流程很规范。客观题是机器打分,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存在问题。主观题是由老师阅卷,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地域因素、阅卷教师的评分尺度、甚至是你的试卷是在*天还是第七天被看到,都会影响到你的得分,但差别在1-2分之内。但往往1-2分足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那么老师们又是怎样消除这个差别的呢?其实在阅卷过程中至少有两种措施。*,在正式评卷前首先进行试评。怎样试评?一般是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样本试卷,由全体评卷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试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评分细则。同时对评卷员也要进行评估,对不合要求的评卷员再次培训,不合格的评卷员予以辞退。第二,实行多评制度。这指的是一道题目由两位评卷教师分别评阅。两位老师给分差值在规定范围(政治分析题为1分)内,取较高值作为该题得分。分值差超出规定范围,计算机自动会将试卷分发第三名评卷教师。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个别老师可能存在的随意行为。水区和旱区真的这么重要吗?当然不是。光是水区和旱区的划分我们大概就可以看到N个版本,水区和旱区说到底也是大家凭主观想象出来的。毕竟公共课的试卷是在目标院校所在省进行阅卷的,要旱大家一起旱,要水大家一起水,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所参考的阅卷标准是一致的哦~所以不必过分担心水区旱区。水区和旱区一是对于那些挣扎在*线上下的考研er们会有影响,毕竟老师手一抖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了~二是对于那些调剂的同学而言,报考旱区学校但调剂水区学校的话在公共课分数上可能会有所影响。虽然有水区和旱区之分,但是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心啦~毕竟只要答得好,管他水区还是旱区,都是我们的得分区!
6.请问传说中的几个改卷的放水大省是哪几个呢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 查看原帖>>